查看原文
其他

够了,别再给我讲大道理了

三木水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-04-29

点击↑ 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,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



1.

为什么我明白这么多道理,还是治不好自己?


王先生是我的来访者。他不仅是一位高知,是我的第一位“跨国”来访者,而且,有一个更特殊的身份:王先生本人,是一位非常资深的心理学爱好者。王先生读过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,也上过很多课。很多心理学流派、理论、心理学大家的观点、各种心理名词,全部熟稔于胸。除此之外,王先生对自己分析得也是头头是道。王先生这么分析自己的问题:我就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,造就了我的性格和我的心理模式,所以现在我经常会表现得很焦虑,压力很大。你不用分析我,这些我都懂,可是,我明白这么多道理,为什么还是治不好自己?


然后,抛出一个“终极问题”:我该怎么办?


王先生的问题并不孤立,这代表的是一类问题:来访者看起来什么都懂,可是却无济于事。当然,在心理治疗中,这个问题牵扯的层面很多,比如有来访者的理性防御、情感隔离等等。这里,我们暂且不说这些,而说这个问题本身。


离开咨询室,这其实是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,而不仅是在心理治疗中。恰如韩寒在《后会无期》中曾说,为什么我明白了这么多道理,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?


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,但是,我却想讨论一些特别的视角。



2.

你明白的道理,是谁的道理


很多时候,我们明白的道理,不是我们自己的道理,而是外部世界灌输给我们的道理。


外部世界包括哪些?所谓外部世界,主要指的是不同时期,我们所面对的权威。


比如:儿时的父母,学生时代的老师,或者,社会主流价值观告诉我们的是非对错。



有一次周末,我在书店看书。旁边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也在看书,孩子大概也就一年级左右,两个人一坐下就争执了起来。原来,孩子拿了一本漫画在看,妈妈看到了,就在教育孩子:“我们说好了来看书,你看这个书算是看书吗?你要看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你要看知识书。”孩子极不情愿,但是又没有公然反抗,只是嘴里小声嘟嘟囔囔,然后闷头依旧抱着手里的漫画不放。妈妈当然不肯罢休,又发起了第二轮攻势:“咱们不是在家说好的吗?过来看书要看有意义的书。你说,是你自己去拿,还是我给你去找?”这个时候孩子默默起身,去乖乖抱了本《十万个为什么》回来。


这是特别小的一件小事,但是,我特别有感触。因为,我就是这个小孩。从小,我的世界就被归类了:“看书”是好的,“玩”是不好的;看书呢,也有分类,看“世界名著”“历史”“知识”这种“有意义”的书是好的,看“漫画”“各种现代小说”“武侠小说”这些都是“不好的”。开始的时候,我当然会有抵触,就像这个小孩子一样。我知道自己天然想看金庸的武侠,而不想看泰戈尔的文集,但是,久而久之,连我自己都会内化并认同父母给我灌输的这种分类。所以,当我在中学时“放纵”自己看郭敬明的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的时候,我会有极大的罪恶感,这种罪恶感不仅让我焦虑,让我内疚,还会让我放下这本书,转而拿起列夫托尔斯泰的《战争与和平》。


因此,很多时候,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感觉:我明白这个道理,但是,“臣妾做不到啊”。我们感受一下这种“做不到”里面,到底是什么?那似乎是一种我们从骨子里对这个道理的不认同。这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:这个道理,不是你的道理,是外部权威灌输给你的道理。



3.

怎么才叫“明白”了这个道理


说到这里,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:我们所谓的“明白”一个道理,到底指的是什么?怎么样才叫“明白”了一个道理呢?我们很多时候,嘴上说自己“明白”了一个道理,其实,并不是真的明白,只是头脑上的“明白”。



所谓真正的“明白”一个道理:指的是从感受上和理性上,都要明白。


比如,现在,健身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。但是,对于很多人来说,去运动,每次就跟上刑场一样,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。每次都要靠着极大的毅力,让自己离开自己的家,来到健身房,踏上跑步机。为什么需要“极大的毅力”?我们用“极大的毅力”到底在对抗什么东西?对抗我们的纠结。为什么纠结?因为,道理上,我们明白,健身对身体好,所以,应该去;而身体却非常简单直接地告诉我们:就是不想动。大凡这样的情况下,长期靠“极大的毅力”来维持的健身,通常会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,很难长期坚持形成习惯。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?只不过是“去还是不去”的纠结、靠自己极大毅力维持健身的痛苦、以及“终于放纵了自己不去健身躺在家里的焦虑和自责”。这样一来,健身带给我们的益处,只不过停留在我们对“道理”的认知层面,从来不曾真正地享受到。


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长期养成了健身习惯的人。他们有一个共同点:他们健身,从来没有勉强。因为,他们体会到了健身的乐趣,享受到了健身带来的好处。


比如,我的一位朋友,因为长期伏案写作,造成了颈椎、腰椎和右肩肩周炎等多项问题。她曾在北京按摩医院接受长期的理疗,但是,病去如抽丝,效果微弱。自从长期练习瑜伽后,这些问题全部烟消云散。而且,因为长期久坐,她还有肥胖的问题,也得到了解决。身体的轻盈和健康,是她真实感受到的。所以,对于她来说,健身对身体好,这不仅仅是一件时髦的事情,不仅仅是停留在众所周知的道理层面,她还切身感受到了健身的实际种种好处。她的动力,就是发自内心的。


所以,只有从理性和感性上,同时明白一个道理,才是真正的“明白”。而我们现在所谓的“明白”一个道理,更多的指的是从“理性头脑”上,明白一个道理。头脑上认同,感受上在排斥,这不是真正的“明白”。如果,在我们不是真正的“明白”一个道理的时候,我们做不到,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


4.

明白一个道理和是否做到,是完全的两回事


“我明白这么多道理,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?”这句话,乍一看,好有道理;仔细想一下,这句话本身,其实并不成立。为什么我们明白了道理,就能过好自己的一生?明白道理和过好一生,是完全的两回事。不存在任何的因果关系。


明白道理,类似于一种“纸上谈兵”;而“过好这一生”,就要牵扯到去执行和落地。理论模型和实操执行,本来就是两个体系。而且,向来,学习道理容易,执行起来困难。所谓知易行难,就是这个道理。



比如,心理咨询师,其实都有自己的分析师。如果明白道理就可以做咨询,咨询师们不停地学习就好了,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做体验?咨询师们找自己的分析师做体验,就是让这些道理,在自己身上发生。当,经由领悟和感受的发生,咨询师本人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真的越走越远,才能真正和来访者一起,越走越远。


再比如,我们都认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很厉害,我们一定能成为乔布斯吗?这其中,除了人和人之间的生物本能差异外,不得不承认的是,乔布斯很多好的行为习惯,我们明明知道这是好的,却无法做到。比如,乔布斯决策时很著名的习惯:在做重大决策前,他会通过打坐的方式冥想静心,再来作出一个决策。别的不说,就拿冥想这个习惯本身而言,我们很多人都知道,冥想是个好习惯。可是,就像《美食·祈祷·爱》里的女主人公一样,哪怕她置身于印度禅修学院的冥想教室,她也无法安心冥想:在每一个闭上眼睛静下来的一刹那,无数的思绪如千军万马纷至沓来,真正的度秒如年。


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原因很多,而且各不相同。比如,我们的性格问题,限制性信念,动力问题……总之,每个人都各不相同。再拿冥想这件事举例子,有的人因为自我不稳定,所以,在每一个与自己相处的时刻,都显得非常焦灼,而不能安静下来;有的人因为完美主义倾向,冥想中,一旦自己的思绪被带走,就会产生放弃重新来过的想法;有的人则因为防御太强而走不进自己的感受,而让自己始终处于理性思维阶段,等等。


也就是说,每个人本身就是不一样的,性格,心理发展阶段,预期,感受……都截然不同,因此,一旦牵扯到要去执行一件事,每个人能做到的程度,会千差万别。



5.

连通的桥梁


在这里,存在一个连通的地方:就是,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放开自己的感受,那么,你就能多大程度上修通这条从道理到行为的道路。


因为,放开自己的感受,你会知道自己到底卡在哪里,这会为你带来真正的心理动力,而这些动力会推动你去行动起来。放开自己的感受,让感受充分地流动起来,如果我们真的可以这样做,这种感觉就是“心流”。当“心流”真的发生,我们会感觉自己似乎犹如天助。


比如,当我写作的时候,我当然知道,每天早点起床,勤勤恳恳,保证一定的写作时间,外加多做个案,多体验,不断学习,才能写出足够好的稿子。但是,这些是道理,如果我每天就是这么机械式地去做,我就会被“内容”填满了。灵感,是很难在严丝合缝的计划中产生的。而当我始终和我的初心保持连接——写作是为了让没有机会进咨询室的人看到并且能帮助他们时,我就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,而是,我因为与初心的连接,我始终与一种更大的愿景连接,并且生出了完全超越写作更多的动力,这个动力,会推动我写下去;这个动力,也会让我对自己更宽容,允许更多的感受发生,包括我对写作会有的“阶段性倦怠”。我想,正是因为有这些倦怠,我才会生出这样一些时刻:“不得不写”“一些为快”的发生。


大胆地放开自己的感受,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放开自己的感受,让自己充分感受到那些“道理”背后之于我们的意义,我们才能生出多大的动力,用这种动力,去促进领悟的发生,去克服“道理转化为行动”过程中的种种阻碍。


到这里,“明白道理”和“过好一生”之间,才发生真正的关系。



RECOMMEND推荐阅读

1.旅行不是炫耀和逃避,而是生命本身

2.小心被你的梦想吃掉

3.孩子“报喜不报忧”的背后,是怎样的痛和无助?



你点的每个赞,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


预约咨询,点击“阅读原文"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